python简易笔记
python简易笔记
ytkz类型
在python中,一切都是对象,每个对象都有一个类型。
检查对象类型的常用方式。
<type> = type(<el>)
或<el>.__class__
:
这两行代码都是获取对象的类型。type(<el>)
会返回<el>
的类型,而<el>.__class__
会返回类类型。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对象的类型。
例如,如果我们有一个字符串"Hello, world!"
,我们可以这样获取它的类型:
s = "Hello, world!"
print(type(s)) # 输出:<class 'str'>
print(s.__class__) # 输出:<class 'str'>
这两行代码都会输出<class 'str'>
,表示s
是一个字符串类型。
<bool> = isinstance(<el>, <type>)
或issubclass(type(<el>), <type>)
:
这两行代码都是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特定类型或其子类型的实例。isinstance(<el>, <type>)
会检查<el>
是否是<type>
或其子类型的实例,而issubclass(type(<el>), <type>)
会检查<el>
的类型是否是<type>
或其子类型。
例如,如果我们有一个列表[1, 2, 3, 4]
,我们可以这样检查它是否是列表类型或其子类型的实例:
lst = [1, 2, 3, 4]
print(isinstance(lst, list)) # 输出:True
print(issubclass(type(lst), list)) # 输出:True
列表
列表的切片(slicing)操作:
from_inclusive
(包含)是切片开始的索引,如果省略,默认为 0。to_exclusive
(不包含)是切片结束的索引,如果省略,默认为列表的长度。step
是切片的步长,如果省略,默认为 1。
例子:
my_list = [0, 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
# 获取索引为 2 到 5(不包含)的元素
sub_list = my_list[2:5]
print(sub_list) # 输出:[2, 3, 4]
# 获取索引为 2 到 8(不包含)的元素,步长为 2
sub_list = my_list[2:8:2]
print(sub_list) # 输出:[2, 4, 6]
向列表添加元素
<list>.append(<el>)
:这个方法将一个元素 <el>
添加到 <list>
的末尾。这个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,包括另一个列表.
例子:
my_list = [1, 2, 3]
my_list.append(4)
print(my_list)
# 输出:[1, 2, 3, 4]
<list>.extend(<collection>)
:这个方法将一个集合 <collection>
中的所有元素添加到 <list>
的末尾。这个集合可以是任何可迭代的对象,例如另一个列表、一个元组、一个字典等。
例子:
my_list = [1, 2, 3]
my_list.extend([4, 5, 6])
print(my_list)
# 输出:[1, 2, 3, 4, 5, 6]
用于排序和反转列表的4种方法
1.<list>.sort()
:这个方法会对 <list>
进行升序排序。这会直接修改原始列表,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列表。例如:
my_list = [3, 1, 4, 1, 5, 9]
my_list.sort()
print(my_list)
# 输出:[1, 1, 3, 4, 5, 9]
2.<list>.reverse()
:这个方法会将 <list>
中的元素顺序反转。这会直接修改原始列表,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列表。例如:
my_list = [1, 2, 3, 4, 5]
my_list.reverse()
print(my_list)
# 输出:[5, 4, 3, 2, 1]
3.<list> = sorted(<collection>)
:sorted()
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列表,这个列表包含 <collection>
中的所有元素,并且这些元素已经按升序排序。例如:
my_list = [3, 1, 4, 1, 5, 9]
sorted_list = sorted(my_list)
print(sorted_list)
# 输出:[1, 1, 3, 4, 5, 9]
# 例子2
# 按照经纬度对过滤后的要素进行排序
filtered_features.sort(key=lambda x: (x['geometry']['coordinates'][0][0], x['geometry']['coordinates'][0][1]))
4.<iter> = reversed(<list>)
:reversed()
函数会返回一个迭代器,这个迭代器会按逆序生成 <list>
中的元素。例如:
my_list = [1, 2, 3, 4, 5]
reversed_iter = reversed(my_list)
for i in reversed_iter:
print(i, end=' ')
# 输出:5 4 3 2 1
一些常用的列表语法糖
“语法糖”是一个编程术语,指的是一种编程语法,它并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功能,但是可以使代码更易读、更易写。这种语法提供了一种更方便、更清晰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已经存在的编程结构或操作。
sum_of_elements = sum(<collection>)
这段代码将计算集合(列表、元组等)中所有元素的总和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 sum_of_elements = sum(numbers) print(sum_of_elements) # 输出:15
elementwise_sum = [sum(pair) for pair in zip(list_a, list_b)]
这段代码将两个列表中的对应元素相加。
例子:
list_a = [1, 2, 3] list_b = [4, 5, 6] elementwise_sum = [sum(pair) for pair in zip(list_a, list_b)] print(elementwise_sum) # 输出:[5, 7, 9]
sorted_by_second = sorted(<collection>, key=lambda el: el[1])
这段代码将根据集合中每个元素的第二个值进行排序。
例子:
pairs = [(2, 3), (1, 2), (4, 1)] sorted_by_second = sorted(pairs, key=lambda el: el[1]) print(sorted_by_second) # 输出:[(4, 1), (1, 2), (2, 3)]
sorted_by_both = sorted(<collection>, key=lambda el: (el[1], el[0]))
这段代码将根据集合中每个元素的第二个值和第一个值进行排序。
例子:
pairs = [(2, 3), (1, 2), (4, 1), (3, 2)] sorted_by_both = sorted(pairs, key=lambda el: (el[1], el[0])) print(sorted_by_both) # 输出:[(4, 1), (1, 2), (3, 2), (2, 3)]
flatter_list = list(itertools.chain.from_iterable(<list>))
这段代码将一个嵌套的列表(列表的列表)扁平化为一个单一的列表。
例子:
import itertools nested_list = [[1, 2, 3], [4, 5, 6], [7, 8, 9]] flatter_list = list(itertools.chain.from_iterable(nested_list)) print(flatter_list) # 输出: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
product_of_elems = functools.reduce(lambda out, el: out * el, <collection>)
这段代码将计算集合中所有元素的乘积。
例子:
import functools 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 product_of_elems = functools.reduce(lambda out, el: out * el, numbers) print(product_of_elems) # 输出:120
list_of_chars = list(<str>)
这段代码将一个字符串转换为一个字符列表。
例子:
my_string = "Hello" list_of_chars = list(my_string) print(list_of_chars) # 输出:['H', 'e', 'l', 'l', 'o']
列表的增删查改
.insert(
这个方法会在指定的索引位置插入元素,并将剩余的元素向右移动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
numbers.insert(2, 999)
print(numbers) # 输出:[1, 2, 999, 3, 4, 5]
.pop([
这个方法会删除并返回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,如果没有指定索引,则默认删除并返回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
last_element = numbers.pop()
print(last_element) # 输出:5
print(numbers)
# 输出:[1, 2, 3, 4]
.count(
这个方法会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的出现次数。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字符串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2, 2, 4, 5]
count_of_2 = numbers.count(2)
print(count_of_2) # 输出:3
.index(
这个方法会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位置。如果元素不存在,则会抛出 ValueError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2, 2, 4, 5]
index_of_3 = numbers.index(3)
print(index_of_3) # 输出:2
.remove(
这个方法会删除列表中第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。如果元素不存在,则会抛出 ValueError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2, 2, 4, 5]
numbers.remove(2)
print(numbers)
# 输出:[1, 3, 2, 2, 4, 5]
.clear()
这个方法会删除列表中的所有元素。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字典和集合。
例子: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
numbers.clear()
print(numbers) # 输出:[]
字典
获取字典信息的方式
<view> = <dict>.keys()
这个方法返回一个反映字典键的动态视图。如果字典改变,视图也会改变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} keys = student.keys() print(keys) # 输出:dict_keys(['name', 'age', 'grade'])
<view> = <dict>.values()
这个方法返回一个反映字典值的动态视图。如果字典改变,视图也会改变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Han Meimei', 'age': 18, 'grade': 'A'} values = student.values() print(values) # 输出:dict_values(['Han Meimei', 18, 'A'])
<view> = <dict>.items()
这个方法返回一个反映字典键值对的动态视图。每个键值对被表示为一个元组。如果字典改变,视图也会改变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Li Ming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} items = student.items() print(items) # 输出:dict_items([('name', 'Li Ming'), ('age', 15), ('grade', 'A')])
获取或设置字典的值
value = <dict>.get(key, default=None)
这个方法用于获取字典中给定键的值。如果键不存在,那么返回默认值,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值,则返回None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} value = student.get('grade', 'A') print(value) # 输出:'A'
value = <dict>.setdefault(key, default=None)
这个方法用于获取字典中给定键的值。如果键不存在,那么将默认值写入字典,并返回默认值,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值,则写入并返回None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} value = student.setdefault('grade', 'A') print(value) # 输出:'A' print(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}
<dict> = collections.defaultdict(<type>)
这个方法返回一个默认字典,如果请求的键不存在,那么返回给定类型的默认值。
<type>
应该是一个无参数的函数,用于生成默认值。例子:
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ount = defaultdict(int) for letter in 'hello': count[letter] += 1 print(count) # 输出:defaultdict(<class 'int'>, {'h': 1, 'e': 1, 'l': 2, 'o': 1})
<dict> = collections.defaultdict(lambda: 1)
这个方法也返回一个默认字典,但是这次我们使用一个lambda函数来生成默认值,这个lambda函数总是返回1。
例子:
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ount = defaultdict(lambda: 1) for letter in 'hello': count[letter] += 1 print(count) # 输出:defaultdict(<function <lambda> at 0x7f8c0c3d2f70>, {'h': 2, 'e': 2, 'l': 3, 'o
创建字典的方法
<dict> = dict(<collection>)
这个方法用于从键值对的集合创建一个字典。集合可以是一个列表的列表,也可以是一个元组的列表,只要每个内部列表或元组包含两个元素。
例子:
pairs = [('name', 'John'), ('age', 15), ('grade', 'A')] student = dict(pairs) print(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}
<dict> = dict(zip(keys, values))
这个方法用于从两个集合创建一个字典,一个集合作为键,另一个集合作为值。这两个集合的长度必须相等。
例子:
keys = ['name', 'age', 'grade'] values = ['John', 15, 'A'] student = dict(zip(keys, values)) print(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}
<dict> = dict.fromkeys(keys [, value])
这个方法用于从键的集合创建一个字典。所有的键都有相同的值,如果没有指定值,则默认为None。
例子:
keys = ['name', 'age', 'grade'] student = dict.fromkeys(keys, 'unknown') print(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unknown', 'age': 'unknown', 'grade': 'unknown'}
对字典进行修改、查询和过滤
<dict>.update(<dict>)
这个方法用于添加新的键值对到字典中。如果新的字典中的键在原字典中已经存在,那么它会替换原字典中的键值对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} student.update({'grade': 'A', 'age': 16}) print(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6, 'grade': 'A'}
value = <dict>.pop(key)
这个方法用于移除字典中的一个键值对,并返回该键对应的值。如果键不存在,那么会抛出
KeyError
。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} age = student.pop('age') print(age) # 输出:15 print(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John', 'grade': 'A'}
{k for k, v in <dict>.items() if v == value}
这是一个字典推导式,用于获取所有值等于给定值的键。结果是一个集合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, 'level': 'A'} keys = {k for k, v in student.items() if v == 'A'} print(keys) # 输出:{'grade', 'level'}
{k: v for k, v in <dict>.items() if k in keys}
这也是一个字典推导式,用于根据给定的键集合过滤字典。结果是一个新的字典。
例子:
student = {'name': 'John', 'age': 15, 'grade': 'A', 'level': 'A'} keys = ['name', 'grade'] filtered_student = {k: v for k, v in student.items() if k in keys} print(filtered_student) # 输出:{'name': 'John', 'grade': 'A'}
集合
集合是一个无序的元素集,每个元素唯一,不可重复。
s = set() # 创建一个空集合
print(s) # 输出:set()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在Python中 {}
用于创建空字典,但如果在 {}
中放入一些用逗号分隔的值,Python会创建一个集合,而不是字典。例如:
s = {1, 2, 3} # 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元素的集合
print(s) # 输出:{1, 2, 3}
但如果想创建一个空集合,那必须使用 set()
,而不能使用 {}
,因为 {}
在Python中表示一个空的字典:
d = {} # 创建一个空字典,而不是集合
print(d) # 输出:{}
1.<set> = <set>.union(<coll.>)
或 <set> | <set>
:这两种操作都是用来获取两个集合的并集。并集意味着获取所有在两个集合中出现的元素,重复的元素只会出现一次。
例如:
set1 = {1, 2, 3}
set2 = {3, 4, 5}
set3 = set1.union(set2)
# 或者
set3 = set1 | set2
print(set3) # 输出:{1, 2, 3, 4, 5}
2.<set> = <set>.intersection(<coll.>)
或 <set> & <set>
:这两种操作都是用来获取两个集合的交集。交集意味着获取在两个集合中都出现的元素。
例如:
set1 = {1, 2, 3}
set2 = {3, 4, 5}
set3 = set1.intersection(set2)
# 或者
set3 = set1 & set2
print(set3) # 输出:{3}
3.或
例如:
set1 = {1, 2, 3}
set2 = {3, 4, 5}
set3 = set1.difference(set2)
# 或者
set3 = set1 - set2
print(set3) # 输出:{1, 2}
4.<set> = <set>.symmetric_difference(<coll.>)
或 <set> ^ <set>
:这两种操作都是用来获取两个集合的对称差集。对称差集意味着获取只在一个集合中出现的元素。
例如:
set1 = {1, 2, 3}
set2 = {3, 4, 5}
set3 = set1.symmetric_difference(set2)
# 或者
set3 = set1 ^ set2
print(set3) # 输出:{1, 2, 4, 5}
5.<bool> = <set>.issubset(<coll.>)
或 <set> <= <set>
:这两种操作都是用来检查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。子集意味着第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出现在第二个集合中。
例如:
set1 = {1, 2}
set2 = {1, 2, 3, 4, 5}
is_subset = set1.issubset(set2)
# 或者
is_subset = set1 <= set2
print(is_subset) # 输出:True
6.<bool> = <set>.issuperset(<coll.>)
或 <set> >= <set>
:这两种操作都是用来检查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超集。超集意味着第二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出现在第一个集合中。
例如:
set1 = {1, 2, 3, 4, 5}
set2 = {1, 2}
is_superset = set1.issuperset(set2)
# 或者
is_superset = set1 >= set2
print(is_superset) # 输出:True
元组
元组是一个不可变的列表。
如何定义一个元组
定义一个空的元组:
empty_tuple = ()
这将创建一个没有元素的元组。
定义一个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:
single_element_tuple = (1,)
注意,如果你省略了末尾的逗号,Python会将其解释为一个数值,而不是一个元组。例如,
(1)
在Python中表示的是数值1,而不是一个包含1的元组。定义一个有多个元素的元组:
multi_element_tuple = (1, 2, 3)
这将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元素的元组。你可以添加任意数量的元素到元组中,只要它们被逗号分隔开。
注意,元组是不可变的,这意味着一旦你创建了一个元组,就不能修改它的内容。这包括添加新的元素,删除已有的元素,或者改变元素的顺序。
字符串
不可变的字符序列。
移除字符串两端的字符
strip()
是Python中的一个字符串方法,用于移除字符串两端的字符。
1.<str> = <str>.strip()
:这个方法会移除字符串两端的所有空白字符(包括空格、换行\n
、制表符\t
等)。
例如:
s = " Hello, LiMing! "
s = s.strip()
print(s) # 输出:"Hello, LiMing!"
2.<str> = <str>.strip('<chars>')
:这个方法会移除字符串两端的指定字符。如果你传入一个字符串参数,它会移除所有在这个字符串中出现的字符。此外,还有lstrip()
和rstrip()
方法,分别用于移除字符串左端(前端)和右端(后端)的字符。
例如:
s = "www.remotesensing.com"
s = s.strip("w.com")
print(s) # 输出:"remotesensing"
字符串的分割和连接
1.<list> = <str>.split()
:这个方法会根据一个或多个空白字符(包括空格、换行\n
、制表符\t
等)来分割字符串,并返回一个包含分割后的子字符串的列表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 How are you?"
lst = s.split()
print(lst) # 输出:['Hello,', 'world!', 'How', 'are', 'you?']
2.<list> = <str>.split(sep=None, maxsplit=-1)
:这个方法会根据sep
参数指定的字符来分割字符串。maxsplit
参数指定了分割的最大次数。如果sep
为None
,则默认根据空白字符分割;如果maxsplit
为-1
,则表示没有分割次数的限制。
例如:
s = "apple,banana,cherry,dates"
lst = s.split(sep=",", maxsplit=2)
print(lst) # 输出:['apple', 'banana', 'cherry,dates']
3.<list> = <str>.splitlines(keepends=False)
:这个方法会根据换行符来分割字符串,并返回一个包含分割后的子字符串的列表。keepends
参数指定是否保留换行符。
例如:
s = "Hello\nworld!\nHow\nare\nyou?"
lst = s.splitlines()
print(lst) # 输出:['Hello', 'world!', 'How', 'are', 'you?']
4.<str> = <str>.join(<coll_of_strings>)
:这个方法会使用指定的字符串作为分隔符,将一个字符串的集合(如列表或元组)连接成一个新的字符串。
例如:
lst = ['Hello', 'world!', 'How', 'are', 'you?']
s = " ".join(lst)
print(s) # 输出:"Hello world! How are you?"
字符串方法和操作符
1.<bool> = <sub_str> in <str>
:这个操作会检查字符串是否包含子字符串,如果包含则返回True
,否则返回False
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"
print("world" in s) # 输出:True
print("goodbye" in s) # 输出:False
2.<bool> = <str>.startswith(<sub_str>)
:这个方法会检查字符串是否以子字符串开头,如果是则返回True
,否则返回False
。你还可以传入一个字符串的元组,来检查字符串是否以元组中的任何一个字符串开头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"
print(s.startswith("Hello")) # 输出:True
print(s.startswith(("world", "goodbye"))) # 输出:False
3.<int> = <str>.find(<sub_str>)
:这个方法会返回子字符串首次出现的位置的索引,如果字符串中不包含子字符串,则返回-1
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"
print(s.find("world")) # 输出:7
print(s.find("goodbye")) # 输出:-1
4.<int> = <str>.index(<sub_str>)
:这个方法和find()
方法类似,都是返回子字符串首次出现的位置的索引,但是如果字符串中不包含子字符串,index()
方法会抛出一个ValueError
异常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"
print(s.index("world")) # 输出:7
# print(s.index("goodbye")) # 这行代码会抛出 ValueError: substring not found
修改字符串的大小写
<str> = <str>.lower()
:这个方法会将字符串中的所有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,并返回新的字符串。
类似的方法还有upper()
(将所有字符转换为大写)、capitalize()
(将第一个字符转换为大写,其余字符转换为小写)和title()
(将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符转换为大写,其余字符转换为小写)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"
print(s.lower()) # 输出:"hello, world!"
print(s.upper()) # 输出:"HELLO, WORLD!"
print(s.capitalize()) # 输出:"Hello, world!"
print(s.title()) # 输出:"Hello, World!"
替换字符串中的子字符串
<str> = <str>.replace(old, new [, count])
:这个方法会将字符串中的old
子字符串替换为new
子字符串,并返回新的字符串。count
参数指定了替换的最大次数,如果省略count
参数,或者count
为负数,则替换所有的old
子字符串。
例如:
s = "Hello, world! world!"
print(s.replace("world", "everyone")) # 输出:"Hello, everyone! everyone!"
print(s.replace("world", "everyone", 1)) # 输出:"Hello, everyone! world!"
转换Unicode字符和对应的整数编码
1.<str> = chr(<int>)
:这个函数会返回对应整数编码的Unicode字符。
例如:
print(chr(65)) # 输出:"A"
print(chr(20013)) # 输出:"中"
2.<int> = ord(<str>)
:这个函数会返回对应Unicode字符的整数编码。注意,这个函数只接受单个字符作为参数。
例如:
print(ord("A")) # 输出:65
print(ord("中")) # 输出:20013
字符串属性方法
1.<bool> = <str>.isdecimal()
:这个方法检查字符串是否只包含十进制数字。这包括从0到9的所有数字,以及其他语言中的数字,例如印地语的[०-९]和阿拉伯语的[٠-٩]。如果字符串为空或包含非十进制数字的字符,该方法返回False。
例如:
print("12345".isdecimal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12345.67".isdecimal()) # 输出:False
print("१२३४५".isdecimal()) # 输出:True
2.<bool> = <str>.isdigit()
:这个方法检查字符串是否只包含数字字符。这包括十进制数字、上标和下标数字(例如²和³)、以及其他语言中的数字。如果字符串为空或包含非数字的字符,该方法返回False。
例如:
print("12345".isdigit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12345.67".isdigit()) # 输出:False
print("²³".isdigit()) # 输出:True
3.<bool> = <str>.isnumeric()
:这个方法检查字符串是否只包含数字字符。这包括十进制数字、上标和下标数字、分数(例如¼、½和¾)以及其他语言中的数字,例如中文数字(零、一、二等)。如果字符串为空或包含非数字的字符,该方法返回False。
例如:
print("12345".isnumeric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12345.67".isnumeric()) # 输出:False
print("½".isnumeric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一二三".isnumeric()) # 输出:True
4.
例如:
print("abc123".isalnum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abc 123".isalnum()) # 输出:False
5.<bool> = <str>.isprintable()
:这个方法检查字符串是否只包含可打印的字符。这包括字母、数字、标点符号、空格以及其他可打印的字符。如果字符串包含控制字符或其他非打印字符,该方法返回False。
例如:
print("Hello, world!".isprintable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Hello,\nworld!".isprintable()) # 输出:False
6.<bool> = <str>.isspace()
:这个方法检查字符串是否只包含空白字符。这包括空格、制表符、换行符、回车符、换页符以及其他空白字符。如果字符串为空或包含非空白字符,该方法返回False。
例如:
print(" \t\n".isspace()) # 输出:True
print(" \t\na".isspace()) # 输出:False
range函数
range()
函数在Python中用于生成一个不可变的整数序列。这是一个内置函数,可以接受一到三个参数。以下是具体的用法:
range(stop)
: 创建一个从0开始,到stop
(不包括)结束的整数序列。例如:for i in range(5): print(i)
输出将是:
0 1 2 3 4
range(start, stop)
: 创建一个从start
(包括)开始,到stop
(不包括)结束的整数序列。例如:for i in range(2, 5): print(i)
输出将是:
2 3 4
range(start, stop, step)
: 创建一个从start
(包括)开始,到stop
(不包括)结束,步长为step
的整数序列。例如:for i in range(2, 10, 2): print(i)
输出将是:
2 4 6 8
Enumerate 枚举
enumerate()
函数是Python的内置函数,用于在遍历一个集合(例如列表、元组或字符串)时获取元素以及其索引。它返回一个枚举对象,其中包含索引和值的元组。这个函数非常有用,因为它允许你在遍历一个集合时同时获取索引和值,而不需要手动处理索引。
enumerate()
函数可以接受两个参数:
<collection>
:需要遍历的集合。i_start
(可选):索引的起始值,默认为0。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:
English = ['LiMing', 'HanMeimei', 'ZhangSan']
for i, name in enumerate(English):
print(f"Index: {i}, English: {name}")
输出将是:
Index: 0, English: LiMing
Index: 1, English: HanMeimei
Index: 2, English: ZhangSan
Iterator 迭代器
iter()
和next()
是Python中的内置函数,用于创建和操作迭代器。迭代器是一个可以记住遍历的位置的对象,它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,直到所有元素被访问完结束。
iter(collection)
: 这个函数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,可以遍历collection
中的所有元素。如果collection
已经是一个迭代器,那么iter()
会返回未修改的迭代器。例如:
my_list = [1, 2, 3, 4] my_iter = iter(my_list) print(next(my_iter)) # 输出:1 print(next(my_iter)) # 输出:2
iter(function, to_exclusive)
: 这个函数返回一个迭代器,该迭代器会连续调用function
,直到返回值等于to_exclusive
为止。例如:
import random my_iter = iter(lambda: random.randint(0, 5), 2) for num in my_iter: print(num)
这个例子会打印出一系列随机数,直到2被打印出来为止。
next(iter, default)
: 这个函数返回迭代器iter
的下一个元素。如果迭代器已经耗尽(即没有更多的元素可以返回),那么它会引发StopIteration
异常。如果提供了default
参数,那么在迭代器耗尽时会返回default
,而不是引发异常。例如:
my_list = [1, 2, 3, 4] my_iter = iter(my_list) print(next(my_iter, 'No more elements')) # 输出:1 print(next(my_iter, 'No more elements')) # 输出:2 print(next(my_iter, 'No more elements')) # 输出:3 print(next(my_iter, 'No more elements')) # 输出:4 print(next(my_iter, 'No more elements')) # 输出:No more elements
list(iter)
: 这个函数返回一个列表,其中包含迭代器iter
的所有元素。例如:
my_iter = iter([1, 2, 3, 4]) my_list = list(my_iter) print(my_list) # 输出:[1, 2, 3, 4]
generator生成器
使用yield
语句来生成值,每次调用next()
时都会返回下一个值。
以下是如何使用这个生成器的例子:
def count(start, step):
while True:
yield start
start += step
counter = count(10, 2)
print(next(counter)) # 输出:10
print(next(counter)) # 输出:12
print(next(counter)) # 输出:14
每次调用next(counter)
时,生成器都会返回序列中的下一个值,并更新内部的状态,以便下次调用时能返回正确的值。
Regex 正则表达式
1.re.sub(pattern, repl, string, count=0, flags=0)
在字符串中查找与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的所有子串,并用新的字符串替换它们。
示例:
import re
text = "apple apple apple orange"
new_text = re.sub(r'apple', 'banana', text)
print(new_text) # 输出: banana banana banana orange
2.re.findall(pattern, string, flags=0)
在字符串中查找所有与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的子串,并返回一个列表。
示例:
import re
text = "apple apple apple orange"
matches = re.findall(r'apple', text)
print(matches) # 输出: ['apple', 'apple', 'apple']
3.re.split(pattern, string, maxsplit=0, flags=0)
通过正则表达式模式指定的分隔符来分割字符串。返回分割后的子串列表。
示例:
import re
text = "apple,banana,orange"
split_text = re.split(r',', text)
print(split_text) # 输出: ['apple', 'banana', 'orange']
# 如果要保留分隔符,则需要后处理或使用其他方法
4.re.search(pattern, string, flags=0)
在字符串中查找与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的第一个位置,并返回一个相应的匹配对象。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,则返回None
。
示例:
import re
text = "apple apple apple orange"
match = re.search(r'orange', text)
if match:
print(match.group())
# 输出: orange
5.re.match(pattern, string, flags=0)
从字符串的开头开始匹配正则表达式模式。如果模式在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匹配,则返回一个相应的匹配对象。否则,返回None
。
示例:
import re
text = "apple apple apple orange"
match = re.match(r'apple', text)
if match:
print(match.group()) # 输出: apple
match = re.match(r'orange', text)
if not match:
print("No match at the beginning.")
# 输出: No match at the beginning.
6.re.finditer(pattern, string, flags=0)
在字符串中查找所有与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的子串,并返回一个迭代器,产生匹配对象。
示例:
import re
text = "apple apple apple orange"
matches = re.finditer(r'apple', text)
for match in matches:
print(match.group())
# 输出: apple 三次
Match
关于re
模块中Match
对象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它们的使用示例。这些方法和属性用于获取匹配的信息,比如整个匹配的内容、分组内容、匹配的开始和结束索引等。
1.Match.group()
返回整个匹配的子串。group(0)
也返回同样的结果,因为0
是默认的组号。
示例:
import re
match = re.search(r'(\d+)-(\d+)', 'abc123-456def')
if match:
print(match.group())
# 输出: '123-456'
print(match.group(0))
# 输出: '123-456' (与group()相同)
2.Match.group(n)
返回第n
个括号中匹配到的内容。如果正则表达式中没有定义任何括号,则group(1)
会引发IndexError
。
示例:
import re
match = re.search(r'(\d+)-(\d+)', 'abc123-456def')
if match:
print(match.group(1))
# 输出: '123'
print(match.group(2))
# 输出: '456'
3.Match.groups()
返回一个包含所有括号中匹配到的内容的元组。如果没有括号,则返回一个空元组。
示例:
import re
match = re.search(r'(\d+)-(\d+)', 'abc123-456def')
if match:
print(match.groups())
# 输出: ('123', '456')
4.Match.start()
返回匹配子串在原始字符串中的起始索引。
示例:
import re
match = re.search(r'\d+', 'abc123def')
if match:
print(match.start())
# 输出: 3,因为'123'是从索引3开始的
5.Match.end()
返回匹配子串在原始字符串中的结束索引(不包括该索引处的字符)。
示例:
import re
match = re.search(r'\d+', 'abc123def')
if match:
print(match.end())
# 输出: 6,因为'123'在索引6处结束
# 但索引6处的字符'd'不是匹配的一部分
特殊字符类的等价表示
\d
等同于[0-9]
,它匹配任何单个数字字符。\w
等同于[a-zA-Z0-9_]
,它匹配任何单个字母数字字符(无论是大写还是小写)或下划线。\s
匹配任何空白字符,包括空格、制表符、换行符、回车符、换页符和垂直制表符。它等同于字符类[ \t\n\r\f\v]
。
格式
字符串格式化方法
1.f-string(格式化字符串字面值)
从Python 3.6开始,可以使用f-string
来格式化字符串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它简洁易读,并且支持在字符串内部直接执行表达式。
el_1 = 'hello'
el_2 = 'world'
str_value = f'{el_1}, {el_2}' # 结果是 'hello, world'
2.str.format() 方法:
str.format()
方法允许您使用花括号 {}
作为占位符,并通过位置参数或关键字参数来填充这些占位符。
使用位置参数:
el_1 = 'hello'
el_2 = 'world'
str_value = '{}, {}'.format(el_1, el_2) # 结果是 'hello, world'
使用关键字参数(命名参数):
el_1 = 'hello'
el_2 = 'world'
str_value = '{0}, {a}'.format(el_1, a=el_2) # 结果是 'hello, world'
这里,{0}
表示第一个位置参数,而 {a}
表示名为 a
的关键字参数。
3.% 运算符:
%
运算符是Python中较老的字符串格式化方法,现在通常被认为是不如 str.format()
或 f-string 的方法。但是,在某些情况下,特别是当与旧代码兼容时,它仍然很有用。
el_1 = 'hello'
el_2 = 'world'
str_value = '%s, %s' % (el_1, el_2) # 结果是 'hello, world'
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,通常推荐使用 f-string,因为它简洁、易读,并且功能强大。然而,在需要向后兼容旧代码或特定库/框架的情况下,可能需要使用 str.format()
或 %
运算符。
Numbers 数字
数字类型
整数(
<int>
):
整数可以从浮点数、字符串或布尔值转换得到。int_from_float = int(3.14) # 结果是 3 int_from_str = int('123') # 结果是 123 int_from_bool = int(True) # 结果是 1,因为True等价于1,False等价于0 int_from_floor = math.floor(3.14) # 结果是 3,使用math模块的floor函数
浮点数(
<float>
):
浮点数可以从整数、字符串或布尔值转换得到。另外,浮点数也可以由整数和指数(e±)表示。 float_from_int = float(123) # 结果是 123.0 float_from_str = float('3.14') # 结果是 3.14 float_from_bool = float(False) # 结果是 0.0 float_from_exp = 1.23e4 # 结果是 12300.0
复数(
<complex>
):
复数可以由实部和虚部(imag
)组成,也可以由整数或浮点数与j
(虚数单位)结合表示。complex_from_zero = complex(0, 0) # 结果是 0j complex_from_ints = complex(3, 4) # 结果是 (3+4j) complex_from_floats = complex(3.0, 4.0) # 结果是 (3+4j) complex_from_str = complex('3+4j') # 结果是 (3+4j)
分数(
<Fraction>
):
分数来自fractions
模块,可以由分子和分母组成。from fractions import Fraction fraction_from_zero = Fraction(0, 1) # 结果是 0 fraction_from_nums = Fraction(3, 4) # 结果是 3/4 # 也可以使用Fraction的命名参数 fraction_from_kwargs = Fraction(numerator=3, denominator=4) # 结果是 3/4
十进制数(
<Decimal>
):
十进制数来自decimal
模块,常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浮点数运算的场合。可以从字符串或整数转换。from decimal import Decimal decimal_from_str = Decimal('3.14') # 结果是 Decimal('3.14') decimal_from_int = Decimal(123) # 结果是 Decimal('123') # 使用tuple表示的方法较少见,通常不这么用 # decimal_from_tuple = Decimal((1, (1, 2, 3), -2)) # 这表示 1.123
数学计算的几个内置函数
pow(<num>, <num>)
或 `\ `** 这两个表达式都是用于计算幂的。
pow
是一个函数,接受两个参数(基数和指数),并返回基数的指数次幂。<number> ** <number>
是幂运算符的语法。示例:
result = pow(2, 3) # 相当于 2 ** 3 print(result) # 输出 8
abs(<num>)
abs
函数用于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。它接受一个数字(整数或浮点数)作为参数,并返回其绝对值。对于复数,abs
返回的是复数的模(magnitude)。示例:
result = abs(-5) # 绝对值 print(result) # 输出 5 result_complex = abs(3+4j) # 复数的模 print(result_complex) # 输出 5.0
round(<num> [, ±ndigits])
round
函数用于四舍五入浮点数。它接受两个参数:要四舍五入的数字和一个可选的位数参数。如果提供了位数参数,它会将数字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数。如果位数参数是负数,则会将数字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十的整数幂的倍数。示例:
result = round(3.14159, 2) # 保留两位小数 print(result) # 输出 3.14 result_negative_digits = round(126, -1) # 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的倍数 print(result_negative_digits) # 输出 130
math模块
常量
e
: 自然对数的底数(约等于2.71828)。pi
: 圆周率(约等于3.14159)。inf
: 表示正无穷大的浮点数。nan
: 表示“不是一个数字”(Not a Number)的特殊浮点数值。
函数
isinf(x)
: 检查x
是否为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。isnan(x)
: 检查x
是否为“不是一个数字”(NaN)。
注意:<el> == nan
总是返回False
,因为NaN是一个特殊的值,与任何其他值(包括它自身)都不相等。为了检查一个数是否是NaN,应该使用isnan(x)
函数。
sin(x)
,cos(x)
,tan(x)
: 分别计算正弦、余弦和正切值。这些函数默认接受弧度作为输入。asin(x)
,acos(x)
,atan(x)
: 分别是sin
,cos
,tan
的反函数,也称为反正弦、反余弦和反正切。这些函数返回弧度值。
另外:math
模块还提供了degrees(x)
和radians(x)
函数,用于在度数和弧度之间进行转换。
log(x[, base])
: 计算x
的自然对数(以e
为底),如果提供了base
参数,则计算以base
为底的对数。log10(x)
: 计算x
的以10为底的对数。log2(x)
: 计算x
的以2为底的对数。
示例
from math import e, pi, inf, nan, isinf, isnan, sin, cos, tan, asin, acos, atan, log, log10, log2
# 常量示例
print(e) # 输出自然对数的底数
print(pi) # 输出圆周率
# 函数示例
print(isinf(inf)) # 输出True,因为inf是正无穷大
print(isnan(nan)) # 输出True,因为nan是“不是一个数字”的特殊值
# 三角函数示例
print(sin(pi / 2)) # 输出1.0,因为sin(90度)等于1(转换为弧度后)
print(cos(0)) # 输出1.0,因为cos(0度)等于1
print(tan(pi / 4)) # 输出1.0,因为tan(45度)等于1(转换为弧度后)
# 反三角函数示例
print(asin(1)) # 输出1.5707963267948966(弧度),相当于90度
print(acos(0)) # 输出1.5707963267948966(弧度),相当于90度
print(atan(1)) # 输出0.7853981633974483(弧度),相当于45度
# 对数函数示例
print(log(e)) # 输出1.0,因为ln(e)等于1
print(log10(100)) # 输出2.0,因为log10(100)等于2
print(log2(8)) # 输出3.0,因为log2(8)等于3
print(log(100, 10)) # 输出2.0,计算以10为底100的对数
random模块
random()
random()
函数返回一个在[0.0, 1.0)范围内的随机浮点数。也就是说,它包括0.0但不包括1.0。
示例:
from random import random
random_float = random()
print(random_float) # 输出类似 0.3456789
randint(a, b)
randint(a, b)
函数返回一个在[a, b]范围内的随机整数,包括a和b。
示例:
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
random_int = randint(1, 10) # 生成1到10之间的随机整数
print(random_int) # 输出可能是 1, 2, ..., 10 中的任意一个
choice(seq)
choice(seq)
函数从非空序列(例如列表、元组或字符串)中随机选择一个元素并返回。
示例:
from random import choice
sequence = [1, 2, 3, 4, 5]
random_element = choice(sequence)
print(random_element) # 输出可能是 1, 2, 3, 4, 5 中的任意一个
其他提到的函数
shuffle(list)
:将列表的元素随机打乱。gauss(mu, sigma)
:返回一个具有指定平均值(mu)和标准差(sigma)的正态分布随机数。triangular(low, high, mode)
:返回一个在[low, high]范围内的随机浮点数,其分布是三角形分布,其中mode
是众数(即最常见的值)。seed(a=None, version=2)
:为随机数生成器设置种子。如果提供了a
,则使用它作为种子;否则,使用系统时间。设置种子可以确保随机数生成器的输出是可重复的。
内置函数
Lambda
没有参数的lambda函数
square_of_five = lambda: 5 ** 2 # 返回一个固定值 25
print(square_of_five()) # 输出: 25
带有参数的lambda函数
add_two_numbers = lambda x, y: x + y # 接收两个参数并返回它们的和
print(add_two_numbers(3, 4)) # 输出: 7
推导式
# 列表推导:创建一个包含1到10的列表
list_comp = [i+1 for i in range(10)] # 结果: [1, 2, ..., 10]
# 生成器表达式:创建一个生成器,它生成6到9的数字
gen_expr = (i for i in range(10) if i > 5) # 结果: 类似iter([6, 7, 8, 9]),但它是生成器
# 集合推导:创建一个包含5到14的集合(注意集合中元素唯一)
set_comp = {i+5 for i in range(10)} # 结果: {5, 6, ..., 14},但重复的元素只会出现一次
# 字典推导:创建一个字典,其中键是0到9,值是键的两倍
dict_comp = {i: i*2 for i in range(10)}
Map, Filter, Reduce
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
# 使用map函数将range(10)中的每个元素加1
# 结果类似于 iter([1, 2, ..., 10])
mapped_iter = map(lambda x: x + 1, range(10))
# 使用filter函数过滤出range(10)中大于5的元素
# 结果类似于 iter([6, 7, 8, 9])
filtered_iter = filter(lambda x: x > 5, range(10))
# 使用reduce函数将range(10)中的元素累加
# 结果是 45
reduced_obj = reduce(lambda out, x: out + x, range(10))
Any, All
collection = [0, 1, False, True, '', 'hello']
# 使用any()函数检查集合中是否有任何元素为True(在布尔上下文中)
is_any_true = any(collection) # 相当于检查是否有任何元素的bool值为True
print(is_any_true) # 输出: True,因为集合中包含True和非空字符串'hello'
# 使用all()函数检查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True(在布尔上下文中)
are_all_true = all(collection) # 相当于检查所有元素的bool值是否都为True
print(are_all_true) # 输出: False,因为集合中包含0、False和空字符串'',它们的bool值都是False
三元操作符(条件操作符)
简单的例子
x = 10
y = 20
max_value = x if x > y else y
print(max_value)
# 输出会是 20,因为 x 不大于 y
用传统的 if-else
语句,这段代码会是这样的:
x = 10
y = 20
if x > y:
max_value = x
else:
max_value = y
print(max_value) # 输出会是 20
条件表达式提供了一种更简洁、更紧凑的方式来执行这种简单的条件判断和赋值。
导入语句
1.导入一个模块:
如果你有一个名为 my_function.py
的文件,并且它包含了一些数学函数,你可以这样导入它:
import my_function
但是,如果模块名称与内置模块相同,应该重命名该模块或避免使用相同的名称。
2.导入一个包:
一个包是一个包含多个模块的目录,并且该目录有一个名为 __init__.py
的特殊文件(该文件可以为空)。例如,假设有一个名为 my_package
的包,并且它有一个 __init__.py
文件和一个名为 utils.py
的模块。要导入整个包(但通常我们不会这样做,除非包中有一些在 __init__.py
中定义的函数或变量),可以这样做:
import my_package
但更常见的是,从包中导入特定的模块或函数/变量。
3.从包中导入一个模块:
假设你想从 my_package
包中导入 utils.py
模块,可以这样做:
from my_package import utils
之后,可以使用 utils
模块中的函数或变量,但需要使用 utils.
前缀。
4.从包中的模块导入特定的函数或变量:
可以直接从模块中导入特定的函数或变量,而不是整个模块。例如,如果 utils.py
中有一个名为 my_function
的函数,可以这样导入它:
from my_package.utils import my_function
之后,可以直接使用 my_function()
而无需任何前缀。
另外,如果想从模块中导入所有的内容(这通常不是一个好的做法,因为它可能导致命名空间污染),可以使用 *
符号:
from my_package.utils import *
类
面向对象语言的核心:类。
类具有可继承的特性,也是这样的特性解决了第二次软件危机。
面向对象的方法将代码组织成模块化的类和对象,使得代码更加清晰、易于维护和扩展。
class Person:
def __init__(self, name):
self.name = name
class Employee(Person):
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staff_num):
super().__init__(name)
self.staff_num = staff_num
Person
类:
- 这是一个基本类,表示一个人。
- 它有一个构造方法(
__init__
),接受一个参数name
,并将其赋值给实例属性self.name
。
Employee
类:
- 这是一个继承自
Person
类的子类,表示一个雇员。 - 它有自己的构造方法(
__init__
),接受两个参数:name
和staff_num
。 - 使用
super()
函数调用父类Person
的构造方法,并将name
传递给父类的构造方法,以初始化从父类继承的属性self.name
。 - 另外,它还初始化了自己的实例属性
self.staff_num
。
举例说明
python复制代码p = Person("Alice")
print(p.name) # 输出: Alice
e = Employee("Bob", "E123")
print(e.name) # 输出: Bob
print(e.staff_num) # 输出: E123
需要在实际中去使用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类,什么是面向对象。
多重继承:
类还可以多重继承,模板如下:
class A: pass
class B: pass
class C(A, B): pass
异常
try:
<代码块>
except Exception as e:
print(e)
open
数据写入到文本中
with open(filename, mode='w', encoding='utf-8') as file:
file.write(text)
模式mode
'r'
- 读取(默认)。'w'
- 写入(截断)。'x'
- 如果文件已经存在,则写入或失败。'a'
- 附加。'w+'
- 读取和写入(截断)。'r+'
- 从头开始阅读和写作。'a+'
- 从末尾开始读、写。'b'
- 二进制模式
命令行参数
方法一:内置函数input
xx = input(prompt=None)
从命令行获取输入的字符串。
在与用户交互时使用。
方法二:官方标准库sys
import sys
scripts_path = sys.argv[0]
arguments = sys.argv[1:]
方法三:官方标准库argparse
import argparse # 1、导入argpase包
def parse_args():
# 2、创建参数对象
parse = argparse.ArgumentParser(description='xxx')
# 3、往参数对象添加参数
parse.add_argument('radius', type=int, help='Radius')
# 4、解析参数对象获得解析对象
parse.add_argument('height', type=int, help='height')
args = parse.parse_args()
return args
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
args = parse_args()
# 5、使用解析对象.参数获取使用命令行参数
print(cal_vol(args.radius, args.height))
没有涉及鸭子类型的内容